2011/05/29

傳藝金曲明登場 Janet大秀小提琴


近年來,不管是傳藝界或流行界音樂都掀起一股跨界風,
在傳藝金曲頒獎典禮上,由Janet、台灣鼓王黃瑞豐、
豎琴兼編曲李哲藝、二胡廖佩妤、琵琶鄭亦鈞、
大提琴黃盈媛等國內音樂好手組成「台灣瘋跨界樂團」,
就帶給觀眾們一場聽覺的饗宴。

「台灣瘋跨界樂團」在今晚的頒獎典禮上,
精彩詮釋了融合中西樂的「跨界瘋樂」組曲,
包括丟丟銅仔、天公落水、鳳陽花鼓、賞月舞、龍貓與無樂不作。
Janet穿上白色小洋裝,拉起小提琴來架式十足。

尤其Janet在拉到最後一首《無樂不作》時,
還調皮跑到主持人王文華與柳翰雅旁邊,
三個人隨著音樂一同搖擺身體!「台灣瘋跨界樂團」精彩的表演,
頓時獲得在場所有來賓的喝采!Janet表示自己表演時非常緊張,
很怕出錯,但她精彩的表演還獲得了馬修連恩的稱讚!
選自網路新聞

2011/05/11

大提琴天後:顧德曼 五月十三、十四 (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


繼羅斯托波維奇之後碩果僅存的
俄國實力派大提琴天后顧德曼2011年再度受邀來台,
此行她將挑戰被奉為大
提琴聖經的巴赫6首無伴奏組曲,甚受國內古典樂迷期待。

曾經來台灣演出多次
對於她的演奏
有很深刻的俄式風格
有別於馬友友、麥斯基的表演方式
這次演奏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經典作品
很值得期待
有全然不同的詮釋風格以及演出

建議很多第一次聽巴哈無伴奏音樂會的朋友
聽音樂會之前一定要坐一下功課
因為很多人去聽音樂會只會跟著大家一起拍手
樂曲的起承轉合如果了解不是比較好
不然很容易恍神
眼睛觀察的是演奏家的服裝是哪個牌子的
還有再算觀眾席有幾個人開始打瞌睡
一晃眼,音樂會結束
什麼都沒收穫
所以先了解巴哈大提琴無伴奏這部作品為何對大提琴是很重要的曲目

巴哈六首無伴奏組曲,每一首由六段古代舞曲組成,
分別是第一曲前奏曲、第二曲阿勒曼舞曲、
第三曲庫朗舞曲、第四曲薩拉邦德舞曲、
第五曲沒有固定(第一、二號為小步舞曲,
第三、四號為布雷舞曲,第五、六號為嘉禾舞曲)、
第六曲吉格舞曲。

創作背景

音樂之父巴哈,無疑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
如果要將他的作品做最簡單的時期區別,可粗略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1708-1717年間的威瑪時期,此時最主要的作品是管風琴曲。
第二階段是1717-1723年間的柯登時期,雖然僅有短短的六年,
但卻是他器樂曲創作最旺盛的階段,包括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布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組曲與奏鳴曲、小提琴協奏曲、
創意曲、十二平均率等等,都在這個時期完成。
第三階段是1723-1750年間的萊比錫時期,此時主要創作為合唱曲。

接著我就更詳細地,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
所選用的舞曲性格加以說明,讓大家欣賞時能更進入狀況。

第一段前奏曲(Praeludium):
一般的組曲並沒有前奏曲,但有時作曲家因需要會在組曲前加上前奏曲當作開頭,
以這闕無伴奏大提琴曲正是這樣的情況。
前奏曲是由帶有兩個帶有對比性格的主題所構成的完備形式。
是一種即興的自然性格,強調分解和弦、音階進行、自由展技,
有點像是具有熱身功效的曲子,用以喚起組曲中的後面幾首舞曲。

第二段阿勒曼舞曲(Allemande):
是一種古老日耳曼(德)的舞曲,速度中庸多為四四拍子而且不改變節奏,
兩段式,前、後兩段的長度幾乎相等。主要特徵在於興奮感十足、
充滿裝飾的主旋律上。在一首組曲中,它往往是約定成俗的開頭曲。

第三段庫朗舞曲(Courante):是一種三拍子的法國舞曲,
通常比一般的日耳曼舞曲速度快,由於每小節的強音經常會變動
因此聽起來比阿勒曼舞曲更為輕巧、快速,更具有流動力。
同樣為兩段式,前、後兩段的長度相同。

第四段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
十七世紀西班牙一種三二拍或是三四拍子的舞曲,
給人的感覺是緩慢莊重。與其他舞曲最大的不同,
在於它少用流動性的聲部,而著重在以穩重的和聲結構緩緩推展。
同樣是兩段式,通常後半段的時間較長,
因此有時後半段還再分成兩段。
後來,它成為奏鳴曲慢板樂章的前身,尤其是海頓時期的奏鳴曲最為明顯。

第五段正如同我前面所說,
在這套作品中是較多變化的,其中第一、二號採用的小步舞曲(Menuetto),
這種舞曲後來廣泛地使用在交響曲、奏鳴曲上,
同時也是組曲中眾多舞曲形式唯一被納入交響曲系統的舞曲,
形容一種優雅的跳舞。第三、四號採用的布雷舞曲(Bourree),
布雷的原意就是「振翅」,是一種快速振動的感覺。
第五、六號採用的嘉禾舞曲(Gavotte)則是當時相當流行的宮廷舞曲,
放在組曲中通常是緊接著薩拉邦德舞曲,也是兩段式。

第六段吉格舞曲(Gigue):
是流傳於英國民間的古老舞曲,
絕大多數為三拍子系統,具有活潑快速的性格。
也有人說這是源自義大利西西里的節奏,
眾多主題間常常彼此模仿出現,兩段式而且長度相當一致,
第二段從主題模進開始,通常放在最後當成整首組曲的終曲。

在當時有的組曲形式會在舞曲之外,
還加上抒情曲、變奏曲,或在基格舞曲之後加上夏康舞曲,
但巴哈採取的是標準的古典組曲形式,因此並未添加這寫曲子到組曲中。

從資料上看來,六首無伴奏大提琴曲中前四首是為當時的一般大提琴(古大提琴)所寫,
第五首為了便於演奏,最高音弦必須調低一個音(但後世提琴家很多已經不這麼作),
第六首則是巴哈為他的新樂器五弦大提琴所寫。



創作技法

當時在科登宮廷裡有兩位古大提琴家
(Viola da gamba)傅貝爾曼(Christian Ferdinand Abel)、
李尼希克(Christian Bernhard Linike,同時也是此曲首演者),
巴哈便以他們為對象,譜寫這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在當時古大提琴有六根弦,
而巴哈則發展出了一種五弦大提琴(Viola pomposa),
因為想試試新樂器的性能,因此引起他創作大提琴曲的興趣。

幾乎在同一時期,
巴哈也寫了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組曲,
是每位小提琴家必錄的經典。但也許您感到好奇,
為何巴哈為大提琴寫的無伴奏只有組曲,而沒有奏鳴曲呢?
反觀無伴奏小提琴曲則是組曲、奏鳴曲基交替出現,風格豐富許多。
據了解,因為當時大提琴主要負責的是數字低音的工作,
擔綱獨奏演出的情況實在不多,
加上那時股大提琴的音色黯淡、樸素、共鳴度不佳,
因此如果以它來演奏奏鳴曲這種著重架構、強調主題發展的長時間樂曲,
過於嚴肅的主題加上沉悶的琴音,恐怕聽者會感到煩悶而睡著。
因此巴哈選擇情緒輕快多樣的古代組曲為形式,為大提琴譜寫了六首組曲。
(他所寫的三首古大提琴奏鳴曲因為有大鍵琴合奏,因此情況另當別論。)

組曲顧名思義是由許多小曲「組合」起來,
在當時組曲有其約定成俗的「配套」組合,
也就是「阿勒曼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小步舞曲-基格舞曲」的標準組合模式。
在十七、十八世紀,組曲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樂曲形式,
以巴哈的作品為例,就曾寫過英國組曲、法國組曲等按照配套創作的組曲型作品。

組曲中的每一首舞曲,
不管是何種舞曲通常都是兩段式(前半段反覆,後半段也反覆)的歌謠舞曲,
一連串舞曲串成一整首組曲,舞曲與舞曲彼此間的形式、
調性相同,因此它們主要以節奏性格、速度快慢來區分辨識。

(部分資料參考網路)

希望這些資料對於要去聽樂會的人,有幫助囉!







曾與顧德曼合作過的世界頂尖樂團包括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倫敦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聖彼得堡愛樂
管弦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等。
與顧德曼合作過的知名指揮包括薩瓦利希、穆悌、阿巴
多、海丁克、泰密卡諾夫、契利比達凱、羅斯托洛波維奇與庫特馬索。
顧德曼也常受邀在全球各大音樂節中 演出,
如薩爾茲堡音樂節、柏林音樂節、維也納音樂節、盧森音樂節以及倫敦BBC逍遙音樂節。
2000年夏 季,顧德曼與柏林愛樂合作,由海丁克指揮,在柏林音樂節的開幕式上演出,轟動一時。
顧德曼在全球各地 的演出,樂評家都給予高度肯定,
英國每日電訊報Robert Henderson表示:「顧德曼在英國巴比肯中心的音樂
會由阿巴多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奏浦羅柯菲夫為大提琴與樂團寫的交響協奏曲,顧德曼的演奏非常精彩,
甚至她的老師羅斯托洛波維奇也難勝過。」

顧德曼另一個擅長的領域是室內樂,她的合作伙伴包括已故的鋼琴巨擘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自己的 先夫小提琴家柯甘(Oleg Kagan)、
鋼琴名家阿格麗希(Matha Argerich)、大提琴家麥斯基(Misha Maisky),
以及中提琴家巴什梅特(Yuri Bashmet)。李希特生前對顧德曼的大提琴造詣讚賞備至,稱她是
「音樂真理的化身」。
另一位大提琴名家卡沙多(Gospar Cassadó)則形容她「如同一朶嬌嫩的花朶,卻擁有
橡樹般堅韌的根莖。」